(一)过滤原理
1.拦截作用
-当含有粉尘的气流通过阻燃粉尘滤芯时,粉尘颗粒会因为滤芯的纤维结构或滤材的孔隙而被拦截。较大的粉尘颗粒由于其惯性,在气流改变方向时无法跟随气流绕过滤芯的纤维,直接碰撞在纤维上被捕获,这种拦截方式对于粒径较大的粉尘颗粒较为有效。例如,在一些工业环境中产生的大颗粒粉尘,如水泥厂中的部分水泥粉尘颗粒,在经过滤芯时就会被拦截下来。
2.扩散作用
-对于较小的粉尘颗粒,它们会在气流中做不规则的布朗运动。当这些微小颗粒靠近滤芯纤维时,由于扩散作用,它们有机会接触到纤维表面并被吸附。这是因为微小颗粒的质量和惯性小,容易受到周围气体分子的碰撞而改变运动轨迹,从而增加了与滤芯接触的机会。比如在电子工业中产生的一些超细粉尘,通过扩散作用被滤芯捕捉。
3.静电吸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有些阻燃粉尘滤芯经过特殊处理后带有静电。当含尘气流通过时,带电的滤芯纤维能够吸引带有异性电荷的粉尘颗粒。这种静电吸附作用可以显着提高对微小粉尘颗粒的捕获效率。例如在一些对空气质量要求高的洁净室环境中,静电吸附型滤芯可以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微小粉尘和烟雾。
(二)阻燃原理
1.材料自身的阻燃性
-阻燃粉尘滤芯采用的滤材通常具有阻燃特性。这些材料在遇到火源时,能够通过自身的化学结构阻止火焰的蔓延。例如,一些滤材中含有阻燃剂,当受到热量作用时,阻燃剂会发生化学反应,吸收热量并释放出不可燃气体,从而降低材料表面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燃烧的条件。
2.结构设计辅助阻燃
-滤芯的结构设计也有助于阻燃。其紧密的纤维排列和合理的层次结构可以阻止火焰在滤芯内部的传播。当局部区域受到火焰侵袭时,滤芯的结构能够将火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火灾的扩大。同时,滤芯的外壳等部件也可能采用阻燃材料,进一步增强整体的阻燃性能。